2023-10-10 10:08:42
自进式锚杆 http://www.lyhengnuo.com/
有个段子是这样讲的,市场上容易赚钱的基金一般有四种:别人买的基金;自己刚卖了的基金;花10块钱试试水的基金;加入了“自选”但一直没有买的基金……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,怎么别人买基金赚钱,你就赚不到钱?
赚钱的理由大多相似,不赚钱的基民却各有各的错误,今天就从买基金时、买入后全方位无死角的给大家拆解下买基金的错误姿势。
买入时
错误姿势:一把梭哈
有投资者会想,既然买基金就是选基金经理,基金择时长期来看也没那么重要,那我找到自己认可的基金经理,选一只好基金然后满仓梭哈。
这样做的一个错误在于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,风险太大,即使是优秀的基金,重仓某一个或几个热点行业,坐上了风口,业绩自然一起往上飞,一旦市场风格轮换,基金的回撤也会很大。
另外,如果在熊市底部区域满仓押上,那是最令人开心的,可以吃到比较丰厚的回报。但是即使是巴菲特亲自来,也无法给你找出未来的熊市最低点在哪里。因此,我们在买入基金的时候,并不知道自己身处的位置到底是山底、山腰还是山峰。所以,比较保险的做法就是不要一把梭。
正确姿势:底仓+定投
仓位过低,市场机会来临时很难获得较大收益;而仓位过高,又可能难以承受市场的剧烈波动。那么建仓时,究竟该如何分配资金呢?
其实,对大部分新手基民来说,采取“底仓+定投”的方式入场,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通常,一次性买入比例根据个人情况不同,大多在30%~50%之间。如果偏向稳健,可以选择30%,而风格比较激进,对未来市场有信心,底仓比例就可以调到40%、甚至50%。
建好底仓后,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“定投”操作了。
要知道,在底仓部分上增加定投的好处在于,当市场上涨时,底仓和定投的部分都能有不错的收益;而当市场下跌时,定投部分又可以降低风险,摊低平均持仓成本、积攒便宜筹码。
错误姿势:怕回调又怕踏空
与一把梭哈的孤勇相对,还有一类投资者,前怕狼后怕虎,上车担心回调,空仓又恐踏空,始终犹犹豫豫,结果就是错失了很多好的投资机会。其实,在震荡市中把握节奏本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,与其猜测短期涨跌,不如掌握好的投资技巧。
正确姿势:恒定市值建仓法
什么是“市值恒定建仓法”?顾名思义,就是让我们手中的基金每隔一定时间周期,都能保持一个恒定市值的增长。比如说,张三持有的基金A每个月持仓都增加1万元,就属于“市值恒定建仓法”。“市值恒定建仓法”属于一种定期不定额的建仓法。
具体如何操作呢?
第一步,把准备买基金的钱平均分成多份。
比如说张三手上有10万元资金,于是把10万元拆成10份,每份1万元。
第二步,确定投入节奏。
一般是按月投入,以之前分成的1万元作为基数,第一个月买的时候什么都不用想,先投入1万;
第二个月准备投入的时候,张三发现自己第一个月投入的1万基金跌到了0.9万,为了满足2个月必须投入2万(1万*2)的目标市值,于是第二期投入的金额是1.1万;
等到第三个月的时候,发现前两个月投入的基金资产涨到了2.4万元,为了满足3个月必须投入3万(1万*3)的目标市值,这时投入的金额是0.6万;
第四个月再次准备投入的时候,发现自己前三个月投入的基金资产已经涨到了4.3万元,为了满足4万的目标市值,这时则要卖出0.3万;
后面月份以此类推就可以了,直到把这10万元全部买完。
买入后
错误姿势:低位恐慌卖出、低位停止定投
根据数据显示在2008年、2015年3季度、2016年1季度的几次A股大幅下跌的过程中,股混基金都被净赎回,而且在市场阶段性底部区域,基民在恐慌情绪下,赎回基金的份额数也达到高点。
另外平时坚持定投的基民,在行情艰难的时候也会心生绝望,而停止定投。
正确姿势:低位继续坚持定投
在低位买入,可有效拉低持仓成本,降低整体风险。定投相对于一次性投资有分散风险的作用,所以不需要过分关注定投的起始点位,震荡行情时间越长,拾获的便宜筹码越多,定投单位份额成本更平均。
“二八效应”在资本市场当中也是有迹可循,基金投资中可能80%的收益来自于20%的时间,市场的波动是常态,学会科学的心态和投资技巧尤为重要,在螺旋上升的过程里向下调整是常态,对于定投来说亦是如此。
在市场回调阶段不要因为看不到收益或者在收益为负时放弃定投,否则等到牛市真正再归来之时,我们却只能无奈错过反弹机会。
错误姿势:频繁买卖,成本不低
大家都知道,在申购、赎回股混基金时会产生一定的费用,如果多次申赎的话,就会增加自己养基的成本。
比如每1个月买卖1次基金的话,假设买卖1次的总费率是0.5%,那么1年下来,费率成本接近6%;如果买卖1次的总费率算作1%,1年下来费率成本已经超过10%!
即使有费率优惠,如果买卖次数较多的话,增加的养基费用也不是笔小数目。
正确姿势:制定合理长期投资策略根据行情灵活调整
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”就像一开始说的,很多投资者不是不知道长期投资的好,也不是没遇到过长期投资业绩出色的基金经理,但就是败在拿不住。
有一组数据显示,单只基金持有时间1-3年的盈利概率在76%以上,而持有时间少于3个月的盈利概率仅有46%;且持有时间拉长,获得高收益的概率上升。所以普通人想炼成长期主义的投资者,还需要自己设限“入坑”,管住频繁交易的手。
但想要投资效益最大化,不是放着不动,而是要制定合理的长期投资策略,根据后续市场情况调整仓位,比如市场估值过高、泡沫化,降低仓位;市场估值回归合理,提升仓位。
不管怎样,购买基金后,小心陷入长期投资的误区,根据市场情况,调整基金组合。可以适度的以季度为中期,月度为短期的基金策略调整。
没有永远的策略,只有根据市场及时调整,敬畏市场。以长期持有的心态进行投资,在适当的情况下落袋为安。
(文章整合自南方基金、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、国金证券)